沈锋接过名单,很快发现一个熟悉的名字道:“苏芒?”
“对,就是时尚芭莎前女魔头!”丁薇笑道:“离职后东山再起,折腾出来的新媒体。”
沈锋露出一丝似笑非笑,这老娘们可不简单,号称娱乐圈洗头之王。
“在潮流文化发源地洛杉矶驻扎着十人小分队,别人都想从品牌故事做突破,她的潮研社却希望主打短视频,用影像来呈现LA的一手潮流资讯。”
丁薇看出老板的心思,笑道:“去年弄了一个综艺叫潮牌研习社,根本没人看。”
“今年砸钱跟爱奇艺又弄了一个慢综艺叫潮流合伙人,把吴亦凡潘玮柏杨天宝都弄来,口碑也就那么回事。”
“潮流类账号大致分为五类:综合资讯、潮流文化、潮鞋、潮搭、潮物。”
“综合资讯主要发布潮圈内的最新动态以及流行资讯,潮流文化类则更侧重于对潮流文化的解读以及讲述潮流背后的故事……”
“潮物类包含潮鞋、潮服以外的所有潮货相关的内容,比如纹身、配饰、发型、手办、模型玩具……”
丁薇侃侃而谈道:“从各类潮流账号发文数据分析,潮鞋和综合类发文最活跃,月平均单个账号发文数均达到80+,但传播效果表现并不突出。”
“比如上个月一款爆文,标题叫一夜间席卷说唱圈的SST恤是个啥品牌?文章插入西奥穿着SST恤在音乐节说唱rap的视频。既强化SS的潮牌形象,通过视频把T恤与潮人、rap等元素结合,效果很不错。”
沈锋浏览报告,上个月阅读破10高的镜面屏,解释道:“这里所有货架上方都有一块,在没有任何操作的情况下,镜面屏上播放的是关于品牌的介绍以及新品展示。”
沈锋打量完四周,发现智能货架上的衣服都没有标签。依照LED屏不断循环播放的指导视频,顾客直接取下衣服,扫一下,屏幕会显示出关于这件衣服的所有信息。
除了价格、现有尺码,甚至同样选中过这件衣服的消费者还购买过哪些服饰……
消费者每一次的拿起、试穿购买的行为数据,都会被录入到后台,作为货架摆放展示、库存调整的直接依据。
不但高效,还挺装逼。
宋芸故意选两件衣服,来到试衣间交给导购。门口的iPad会显示当前试衣间的使用情况,导购将衣服贴靠试衣间入口左侧进行录入,信息会直接出现在该试衣间内的镜子上。
换衣服过程发现需要更换大小码,直接按屏幕呼叫,外面的导购手里的iPad马上收到信息,当即取来送进。
沈锋暗自点头,潮流不潮流因人而异,但服务挺到位,没有丝毫购物压力,对于崇尚自由轻松的受众来说很不错。
考察完回公司,宋芸分析道:“我认为梁超的成功就在于早早选择将原本电商频道从杂志业务中独立出来,成立有货网。”
“然后针对同一消费人群,相对独立的YOHO潮流志和有货网相互联动,形成良性的产业闭环。平台捕捉到的消费数据重新变成杂志内容的风向标,形成良性循环。”
沈锋点点头,这就是大数据的威力!